本次医保改革中最亏的应该是上海的在职职工了,因为原本的上海医保制度就规定个人账户里的钱用完后能用统筹账户报销普通门诊费用而最受益的群体也在上海,就是当地的退休人员。1.在上海原来的医保制度中,在职职工本就可以在使用完医保卡里的当年入账金额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报销所有疾病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为三级医院可以报销50%,二级医院可以报销60%,一级医院可以报销70%。
其它地区原来是不能用统筹账户报销门诊费用的,改革后在三级医院至少报销50%,二级和一级医院的报销比例更高。2.在职职工的医保卡个人账户入账金额有所减少,原来是个人全部缴费金额加一部分单位缴费金额进个人账户,改革后全国一个标准,只有个人缴费金额进个人账户。3.为何说上海退休人员最划算呢?因为他们每年的个人账户入账金额不像其它地区那样减少了,依然按照曾经的标准,也就是74岁以下每人每年入账1680元,75岁以上每人每年入账1890元。
1、门诊医保怎么报销门诊医保报销的方式具体如下:1、医保里面通常分为两个账户,一个是个人账户,一个是统筹账户,门诊费用可以用个人账户进行报销;2、在结帐的时候,参保人向定点医院出示医保卡证明参保身份,该个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医保卡支付。医保报销上限1、门诊报销的比例。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全体参保居民均享受普通门诊待遇。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进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60%的比例报销,统筹基金年度个人最高支付限额为400元;2、住院报销比例。
2、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报销怎么算的近期有不少市民咨询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的报销政策,为此,市医保局专门进行了解答: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支付比例”这三个名词是什么意思。起付标准:也称“起付线”“门槛费”,是指参保人员在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之前需要自己支付的费用。门诊起付线是以一个年度累计计算的,并不是每次都要超过起付线才能报销。最高支付限额:也称“封顶线”,是指一个年度内医保基金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上限。
3、医保门诊统筹怎么报销法律主观:一、城镇职工医保1、在职职工:门诊免报额度为2000元,即在门诊产生的医疗费用中,超过2000元的部分才会予以报销,报销比例为50%;2、退休职工:门诊免报额度为1300元,即在门诊产生的医疗费用中,超过1300元的部分才会予以报销,70岁以下的,报销比例为70%,而70岁以上,报销比例则为80%。3、最高限额:无论哪一类人,门诊、急诊大额医疗费支付的费用的最高限额是2万元。
二、城镇居民医保。1、普通门诊: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进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60%的比例报销,统筹基金年度个人最高支付限额为400元,2、特殊病种:一个医保年度内,特殊病种门诊免报额度为400元,符合规定治疗范围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与普通住院待遇相同。三、新农合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