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如何判定等级?发生工伤后究竟如何判断有没有级别呢?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常见的工伤等级鉴定知识。第一,发生工伤后只要是骨折,除了鼻梁骨之外无论部位和程度,一般来说都构成工伤十级,第二,有一些部位的骨折,如果有进行内固定或外固,一般可以评到九级工伤,当然具体的赔偿数额还需要结合本人的实际工资、年龄单位所在地区是否违法解雇,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等等来综合评定。

【法律分析】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3、工伤鉴定结果怎么查法律主观:工伤鉴定结果不需要当事人去查询,因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直接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法律客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