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谈到了养老保险,这一期我们就来说说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涉及的是看病报销,但并不是所有的医疗费用都可以使用医保报销,只有在社保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和项目才能得到报销,报销的比例大概在50%到60%之间,如果是社保目录以外的费用,就需要自行承担了,医疗保险主要包括住院和门诊报销。以安徽为例,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在75%到95%之间,各地略有不同。

门诊报销从2020年开始全面推行,报销比例不低于50%。但是,门诊报销有一个起付线,比如安徽的起付线是800元。目前,大部分省市已经实现了医保的实时报销。如果你拿着医保卡去就医,可以报销的部分会直接从你的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中扣除。需要自费的部分也会优先从你的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中扣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涉及到异地就医,需要提前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法律主观:建立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一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以本人身份证号码作为终身医疗保险号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资金归个人所有,定向用于医疗消费,超支不补,结余滚存,不得提取现金。职工死亡时,个人帐户予以注销,余额按规定继承。发放用人单位应当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为职工申办个人医疗帐户结算卡。

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接到用人单位为职工建户申请后,应当认真审核有关资料,15日内为职工建立个人帐户,并制发个人帐户结算卡。及时将资金注入职工个人医疗帐户,并按有关规定计息。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可暂不发卡。参保人员可持个人医疗帐户卡在本统筹地区任何一个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就医购药。个人医疗帐户资金不足时,用现金支付。转移、继承参保人员调离本地,个人医疗帐户资金随同转移,无法转移的可将个人帐户结存额退还本人,同时注销个人帐户。
2、医保余额是怎么计算的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怎么算?在职职工每个月通常是按照2%的比例承担医保保障费用,公司则是按6%的比例进行承担,其个人医保账户中的余额,根据其年龄阶段的划分,按照本人基本医保缴费基数的一定的比例划入,具体比例如下: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按本人月缴费基数的2.5%(包含个人缴纳的2%)划入;年龄在35周岁到45周岁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按本人月缴费基数的3%(包含个人缴纳的2%)划入;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按本人月缴费基数的4%(包含个人缴纳的2%)划入;退休职工,按本人月基本养老金的6%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