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虚假报销被开除,合理吗?销售经理因职业特殊性进行商务宴请本是常事,但因虚假报销被公司开除了,你觉得合理吗?2020年,张某入职苏州一家技术公司担任销售经理。2021年2月至4月期间,公司在审核张某的报销款时发现有申报不实的情况,但考虑到销售工作不易且违规报销情节不严重,仍按其申请金额进行了报销,但2021年5月至8月的四个月内,公司统计发现,张某虚假报销金额就近两万元,便将其开除。

法院经过调查发现,张某在明知公司报销流程的前提下仍每月多次、连续多月违规填报报销资料,且存在同时间段异地出差却招待本地客户、同时间段招待相距甚远两客户、已返回本地却仍报销招待外地客户而产生相应不合理费用等事实。最终,法院判定张某败诉。掌柜的提醒:这事只能中午干,早晚得出事,怨不得公司啊。如果劳动者虚假报销成立、数额巨大,甚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员工虚假报销,若其负责保管公司财物,例如出纳、财物人员等,则涉嫌职务侵占;若其不负责保管公司财物,则涉嫌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会被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刑法规定,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现在越来越多利用职务便利进行的犯罪,指的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对工作单位的财产进行占有等其他违法行为,那么虚假报销是什么罪?一、虚假报销是什么罪如果该员工负责保管公司财物,例如出纳、财物人员等,则涉嫌职务侵占,如果该员工不负责保管公司财物,则涉嫌诈骗。《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3、怎么虚假报销如果该员工负责保管公司财物,例如出纳、财物人员等,则涉嫌职务侵占,如果该员工不负责保管公司财物,则涉嫌诈骗。虚假发票报销,就是利用假发票或虚开、大头小尾(发票上下联金额不符)等手段,进行报销,以此偷逃税款或骗取公款,假发票就是非税务机关监制、发售的发票。由于人们对发票真伪的识别能力较弱,往往拿到了假发票,也认不出来,使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